中国学人培训材料

神学系列④

基督教会史

著者:吕沛渊

前言
第一课 初代的教会
  教会的起始
  外面的逼迫
  异端的侵扰
  教会的回应
  早期的教父
  黎明的来临
第二课 国教化时期
  康士坦丁的改信
  善待教会
  尼西亚会议
  大公会议
  重要教父与奥古斯丁
  西罗马帝国的衰亡
第三课 中世纪前半期
  中世纪起始
  修道主义
  教皇制度
  宣教运动
  东方教会的状况
  东西方教会的分裂
第四课 中世纪后半期
  修道院革新运动
  教皇制的涨落
  十字军东征
  经院哲学的崛起
  国家主义兴起
  文艺复兴运动
  宗教改革的先锋
  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第五课 宗教改革运动
  改革教会的尝试
  人文主义
  共同生活弟兄会
  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
  瑞士的宗教改革
  荷兰与法国的宗教改革
  苏格兰与英格兰的宗教改革
第六课 宗教改革之后
  重洗派
  天主教反改教运动
  三十年战争
  荷兰与法国的局势
  英国的清教徒运动
  不从国教者
  德国的敬虔运动及其影响
  英国的循道运动
第七课 十八与十九世纪
  美洲的大复兴
  英国的属灵复兴
  以人为本的“理性主义”与“开明运动”
  自由神学的兴起
  独一神教与美国本土的异端教派
  天主教对现代的回应
第八课 十九与二十世纪
  海外宣教运动
  圣洁运动与五旬节运动
  灵恩运动的发展
  二十世纪的现代神学
  基要主义与福音主义
  普世教会合一运动
  东正教与天主教的发展
  二十世纪宣教运动
  二十一世纪的挑战
答案
  第一课 初代的教会
  第二课 国教化时期
  第三课 中世纪前半期
  第四课 中世纪后半期
  第五课 宗教改革运动
  第六课 宗教改革之后
  第七课 十八与十九世纪
  第八课 十九与二十世纪

前言

  “历史”是古往今来事物变迁的记录。其目的在于探究神与人之间的关系,即“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史记》司马迁语)。“教会”是神的儿女、蒙召的子民所组成的团体,是敬拜上帝的所在,是基督的身体,在圣灵中的团契。“教会历史”广义而言,即是神子民信仰与生活的历史,包括从旧约到新约所有神的儿女;狭义而言,是指从基督降世到再来之间神子民团体生活的见证。

  本书的目的,是要提供自基督降世直到今日的教会简史,鸟瞰式的分段介绍重大事件及其对今日的意义。历史的本身是连续不断的,划分时期主要是为了研究讨论的方便,以利学习。一般而言,“教会历史”可分为四时期:早期教会(起始至500);中世纪教会(500-1500);宗教改革(1500-1650);现代教会(1650至今)。本书则根据重大事件年代,划分为八课,每课皆有阅读内容与讨论题目,可作个人研究或小组讨论之用。

第一课 初代的教会

从“起始”至“逼迫终止”(主后313年)

教会的起始

  主耶稣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在此真理基础上,在这磐石上,主要建造神的教会。藉主的死与复活,新约教会诞生了。主在升天之前,颁布了大使命,叫门徒往普天下去传福音,从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主的见证。使徒们往各处去传福音,教会如雨后春笋在地中海沿岸各地建立增长,如使徒行传及新约书信所记载的。在使徒相继离世之后,传福音建立教会的棒子,由第二代的领袖继承,如罗马的革利免 Clement of Rome,格那丢 Ignatius,黑马 Hermas,帕皮亚 Papia,坡旅甲 Polycarp,这些人被称为“使徒后教父 Apostolic Fathers”。在他们的著作里,我们可以见到当时教会的信仰生活状况。

外面的逼迫

  基督教会从成立之初,就受到政治宗教各方面的逼迫。许多信徒为主殉道。先是犹太人的迫害,但没有多久,罗马帝国就变为教会的主要敌人。第一世纪里较严厉的逼迫,是发生在皇帝尼禄 Nero 54-68在位)与窦米田 Domitian 81-96)之时。幸好这两次的逼迫较为局部,先在罗马(彼得与保罗殉道),后在小亚细亚(约翰遭放逐)。然而到了第二世纪,逼迫就蔓延开来。逼迫的程度,主要是看当地长官执行的松严。殉道者行列中,有伊格那丢、坡旅甲、游斯丁 Justin the Martyr 等。到了第三世纪,逼迫就更加剧烈,皇帝瑟维如斯 Septimus Severus 193-211)下令将改信基督教者处死;皇帝德修 Decius 249-251)定规所有人都必须向罗马神明献祭烧香,并取得证明书,凡不遵行者视同罪犯。皇帝瓦勒良 Valerian 253-260)也执行类似作法。皇帝戴克里先 Diocletian 284-305)及继任的的加列流 Galerius 305-311)带来最后的大逼迫,但也是最惨重的。基督徒被排除于公职之外,教堂被摧毁,圣经与教会书籍被烧毁,基督徒遭受全面的大逼迫,严刑拷打,多人殉道。

  罗马帝国逼迫基督徒的理由,从表面来说,是根据流传的谣言与误会。深层来说,原因复杂:“基督徒火热传福音造成对罗马国教的威胁”,“不容许基督教成为强大团体效忠另一位王”,“畏惧基督徒的爱融化社会阶级制度”等等。基督徒中有识之士起来著书立说为信仰辩护,以破除谣言并显明基督信仰的真实。他们被称为“护教士 Apologists”,其中以殉道者游斯丁最为著名。他们以哲学理性方法来证明基督教信仰的优越,并上书皇帝促其停止逼迫,在历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

异端的侵扰

  教会在第二,三世纪的成长,除了遭遇外面的逼迫,也面临内部异端的兴起。教会快速的成长,许多不同宗教背景的人加入了教会,他们照着自己原有的哲学或文化理念来解释基督教信仰,就产生了分歧的看法。当教会发现这些说法已经与福音基本信仰相抵触,到了离经叛道的地步,就必须与之划清界限,称之为“异端”。在这些异端邪说中,最具影响力的乃是“诺斯底主义 Gnosticism”(或作“灵智主义”),由于此派认为物质是邪恶的,否认“道成肉身”与“身体复活”等基要真理,教会领袖都视之为最危险的敌人,著书立说指出其错谬。

教会的回应

  内忧(异端的侵扰)外患(政府的逼迫)威胁了教会的生存与发展。虽然挑战是如此艰钜,但是教会靠主恩典立在磐石上,以三方面的巩固措施来回应:

1主教监督制度 以大城市为中心的教区逐渐形成,“主教”(或作“监督”、“长老”,见徒廿1728;多一5-7;彼前五1-2)成为羊群的监督,抵挡异端的领袖,在逼迫中坚固信徒的信心。根据伊格那丢的看法,主教制是福音信仰的安全保障;罗马的革利免也强调这是使徒传承的落实。

2认信基要真理 教会起始制订信仰告白,作为信徒受洗前学道班的教导内容,帮助信徒扎根于圣经真理,分辨正统与异端之别。各地教会简明扼要的“信经”,认信基督的神性与人性,以驳斥以便尼派(Ebionism,否认基督的神性)与幻影说(Docetism,否认基督的人性);“使徒信经”即是起源于罗马教会根据圣经使徒的教训所编成的信经,作为信徒受洗时的信仰告白。

3确认圣经正典 圣经是神的话,成文的道,使人得生命(彼前一23;罗十17),产生了教会。旧约正典39卷在主耶稣当时已得确认,而新约正典27卷的写作成文,是在第一世纪末才告完成。新旧约圣经66卷书本身就是神的话,并非由教会开会投票决定的。主的羊听主的声音,教会乃是在圣灵的引导下认出这66卷书是神的话。此“认出”是有其时间过程的,受到当地教会的内在属灵光景,与外在生存环境的影响。由于当时印刷术尚未发明,手抄本的流传需要时间,再加上政府的逼迫阻挠;此外,异端的兴起、冒名的著作、假教师的教训,危言耸听,造成信徒们许多的困扰。例如:第二世纪中,马吉安 Marcion 教派兴起,他们传讲幻影说,他们不接受旧约与任何有犹太背景的新约著作,认为只有保罗的十篇书信与删减过的路加福音才是圣经,这是“删减主义”;接着不久,孟他努 Montanus 教派崛起,他们禁欲又追求灵恩及新的启示,认为圣经是过去的启示,教会需要新的启示,这是“加添主义”。教会在异端的“减法”与“加法”围攻之下,教会领袖带领群羊逐渐分辨认出哪些书卷是圣经正典,各地教会形成共识。主后200年时的“穆拉多利正典书目 Muratorian Canon”已包括新约正典27卷的绝大部分;当戴克里先大逼迫时期,信徒被抄家,被逼交出圣经时,他们交出的并非圣经书卷(反正罗马政府官员不能分辨),这显明他们心中已有正典的观念。自397年迦太基会议之后,普世教会都已确认新约这27卷,再也没有疑问了。感谢神赐给教会新旧约圣经,又引导教会分辨认出正典,使得教会能建造在“神的话”这磐石上,虽经过内忧外患狂风暴雨的打击,却越发蓬勃增长。

早期的教父

  自“护教士”之后,神又兴起一些伟大的教父:爱任纽 Irenaeus (约130-200)来自小亚细亚的示每拿,大半生是在今日法国的卢昂作主教,著书立说驳斥异端;特土良 Tertullian (约160-225)是在北非的迦太基,以笔捍卫真理,驳斥异教抵挡异端;亚历山大的革利免 Clement of Alexandria (约150-215)步随游斯丁,尝试综合基督教信仰与希腊哲学;俄利根 Origen (约185-254)接续革利免为亚历山大圣经学校的校长,著述颇丰,受希腊哲学影响极大,喜爱寓意解经,由于他的思想有些严重错谬,后来教会定他为异端,然而影响不小;居普良 Cyprian (死于258)是迦太基的主教,著书立说,致力探讨教会的大公性与合一性,以及圣礼的施行。

  这些教父的著作存留至今,对今日教会具深远的影响。透过这些文献,我们可了解早期教会的信仰与生活,挣扎与血泪,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作为今日教会的借镜。

黎明的来临

  到了第二世纪的中期,即主耶稣受死复活之后过了一百年,教会蓬勃发展,从叙利亚到罗马,遍满了各地。再一百年之后,罗马帝国全境,包括英格兰,都有教会。到了300年,基督徒在小亚细亚与北非一些省分,甚至成为当地人口的多数。正如特土良在其上书皇帝的“护教书”中所说的:“我们是近来才开始的,然而已遍满了你们当中每个所在─城市、岛屿、堡垒、乡镇、市场、军队、部落、公司、宫殿、元老院、演讲厅─除了你们的神庙之外,我们无孔不入。……你们各城所有居民几乎都是基督的跟随者。”特土良陈明:基督徒皆是敬神爱人奉公守法的广大良民,逼迫他们是伤天害理,自掘罗马帝国的坟墓。

  可惜忠言逆耳,罗马政府的逼迫变本加厉,皇帝戴克里先与副皇帝加列流于303年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全面大逼迫,305年加列流继位皇帝后,逼迫教会有增无减。然而,自戴克里先 305年退位,306年西部皇帝康士坦丢 Constantius 驾崩,其子康士坦丁 Constantine 被部下拥立为帝,帝国就成为群雄割据的局面。到了311年,加列流因长期病重,就下一道谕令,宽容各地的基督徒,请他们为他祷告。312年“墨尔维安桥之役”后,康士坦丁成为帝国西部的共主;帝国东部则是理吉尼 Licinius 大权在握。313年,两雄会面于意大利的米兰,共同颁布了“米兰谕令”,准许基督徒享有完全的自由,逼迫终告停止。

作业(讨论题目):

1. ?何谓“教会”?“教会”是如何起始的?

2. ?罗马政府为何要逼迫基督徒?如何逼迫基督徒?

3. ?何谓“异端”?“异端”是如何兴起的?本课提及哪些“异端”?

4. ?教会如何回应罗马政府的逼迫与内部异端的侵扰?

5. ?解释何谓“使徒后教父”?何谓“护教士”?

第二课 国教化时期

从“康士坦丁即位”到“西罗马帝国衰亡”(476年)

康士坦丁的改信

  康士坦丁的悔改信主,是教会史上的转捩点。他不只是代表逼迫的停止,也起始了基督教国教化的过程。军事上的胜利,是他信主的关键。根据当时学者拉克坦提 Lanctantius 的记载,与史家优西比乌 Eusebius 记载康士坦丁的亲口见证,康士坦丁于梦中蒙指示将基督名号的代表字母 Chi-Rho 置于盔甲与军旗上,因而不断得胜(他将此记号自315年起铸于钱币上)。最为脍炙人口的是312218日的墨尔维安桥之役,在此战前夕他于异象中看见十字架横在正午太阳之中,上面有“靠此得胜”这句话。康士坦丁靠此扭转劣势,获得决定性的胜利。其实,更早之时,有次他与入侵的蛮族打仗(很可能是311年他与法兰克人之战)时,即有类似异象。总之,很明显的,康士坦丁深知自己的得胜,乃是基督教的上帝的恩赐。324年彻底击垮后来逼迫基督徒的东部皇帝里吉尼,康士坦丁靠主恩典终于统一了天下。

善待教会

  虽然有人因康士坦丁初信时对基督教的信仰认识不清,而怀疑其动机,但是从他313年之后的书信与信主之后所做所行来看,他是真基督徒是无庸置疑的。虽然他并未定基督教为国教(这要到皇帝提尔多修 Theodosius 在位时 [379-395] 才实现),但是他特别优惠基督教:出资发行圣经,重建教堂,将皇宫赐给罗马主教作为座堂,将钜额公款拨作教会慈善救济经费。他更致力将基督教理念付诸施行,立法保护儿童、农夫、奴隶、囚犯等。例如他于316年颁布谕令,禁止在囚犯脸上烙印,“因为人是照上帝的形象造的”;321年他颁布法律,规定法院在星期日公休,但仍可释放奴隶;他也将“工作七天,市集一天”的旧例改为“六天工作,主日市集”,使星期日成为基督徒敬拜与安息之日。总而言之,从康士坦丁主政起,基督教会与国家的关系否极泰来,受苦的教会变为帝国的新贵,至终成为国教。

尼西亚会议

  自康士坦丁于324年统一全国,首都也迁至拜占庭之后,他发现东方希腊语教会正处于尖锐的教义之争。原来在埃及的亚历山大,主教亚历山德 Alexander 因其属下一位长老亚流 Arius 传讲异端教训而开除其教籍。亚流认为圣子与圣父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换句话说,圣子不是自有永有的,乃是被造的。可是亚流却在埃及之外获得友人有力支持,造成东方教会的派系之争。康士坦丁为要教会合一和睦,就在325年于尼西亚 Nicaea 召开“大公会议”并亲自主持。来自各地参与大会的主教共有220位,除了2位例外,全都签署遵守根据圣经制订的“尼西亚信经”,表明“圣子与圣父是同质的”,定亚流为异端。

  正统信仰在“尼西亚会议”上获得胜利,并且“尼西亚信经”在康士坦丁337年过世之前一直都是信仰的检验标准。但是好景不常,亚流派的势力,在与皇帝亲近的尼哥美地亚 Nicomedia (皇宫所在地)主教优西比乌的主谋之下集结起来,运用政治斗争,将尼西亚正统派的领导人物一一铲除。到了康士坦丁逝世后,其众子执政时,亚流派就掌权得势。在328年继任亚历山大主教的亚他那修 Athanasius,为了坚守“尼西亚信经”遭受五次放逐,仍屹立不屈,解明“尼西亚信经”的重要意义,领导正统派死守善道,被称为“正统信仰之父”,在历史上留下美好见证。亚他那修于 373年逝世,领导棒子传到“加帕多三杰 Cappadocian fathers”(巴西流 Basil of Caesarea,其弟贵格利 Gregory of Nissa,与其友贵格利 Gregory of Nazianzus)的手中,“三位格,一本体”的正统教义发展愈来愈广为众教会所支持。后来当反亚流派的提尔多修大帝在位时,亚流派失去了向来所恃的政治靠山。提尔多修在381年于康士坦丁堡召开第二次大公会议,此“康士坦丁堡会议”确认尼西亚信经为正统,也确认圣灵是完全的神,亚波留那利 Apollinarius 的异端教训则被定罪。从此,“三位一体”的正统教义终告确立,亚流异端彻底失败,只能在北方蛮族中生存,一两百年后就消失无踪了。

大公会议

  大公会议在教义的发展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圣经中早有前例可循,使徒行传十五章的耶路撒冷大会,即为先河典范。大公会议的召开,是因教会受到异端思想挑战,促使神的子民根据圣经深入反思,整体共同的讨论,进深对救恩真理的了解,根据正统信仰,面对时代需要而带出积极正面的回应。早期教会共有七次大公会议,“尼西亚”与“康士坦丁堡”会议之后,第三次大公会议在431年于“以弗所”举行,为要解决聂斯托留 Nestorius 所引起关于“基督位格”的争论,确认基督的位格为一。聂氏被定为异端遭放逐,门徒将其教训东传至波斯、阿拉伯、中国(于唐朝时传入中国,称为“景教”),聂斯托留派存留至今,主要在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境内。

  第四次大公会议在451年于“迦克敦”举行,根据圣经,参考罗马主教利欧一世 Leo I 的『大卷 Tome』,确认基督具完全的神性与完全的人性,定罪犹提克 Eutyches 的异端教训。从“以弗所”与“迦克敦”这两次会议之后,基督论的正统教义就确立了。可惜的是,少数“一性派 Monophysites”(认为基督只有一性,具神性,不具人性)的教会拒绝接受“迦克敦信经”。他们主要分布在亚美尼亚、埃及、衣索匹亚、叙利亚,主要原因是政治与文化方面,不悦罗马帝国或憎恶希腊文化。今日,“亚美尼亚派 Armenian”分散各地,包括西半球;在埃及的“柯普地派 Copts”仍拒绝迦克敦信经;在叙利亚的一性派,今日被称为“雅各派 Jacobites”以记念他们的领袖 Jacobus Baradaeus

  总的来说,到了第五世纪中期,大公会议已举行四次,从“尼西亚”到“迦克敦”影响深远,确认了基督教会的基要信仰,奠定了日后发展教会传扬福音的稳固根基。

重要教父与奥古斯丁

  在此时期,神也兴起杰出的教父们,在思想与著作上引导教会走向康庄大道。除了上述的亚他那修与加帕多三杰,尚有安伯若修 Ambrose、屈梭多模 Chrysostom、耶柔米 Jerome、奥古斯丁 Augustine 等。安伯若修是米兰的主教,不畏强权指责皇室的错误,他的讲道带领奥古斯丁悔改;屈梭多模是康士坦丁堡主教长,最负盛名的讲道家,被称为“金口”,力斥掌权者的腐败;耶柔米是文学大师,潜心修道,翻译原文圣经成拉丁文“武加大译本 Vulgate”,是西方教会的圣经,直到宗教改革时期以前。

  在早期教会教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奥古斯丁。他于354年生在北非,其母莫尼加 Monica 是虔诚的基督徒,但是奥古斯丁长大后负笈迦太基,归信了摩尼教(善恶二元论,类似“诺斯底派”),后成为新伯拉图主义者。他也如同辈过着道德放荡的生活,然而莫尼加不断为他祷告。后来,奥古斯丁先赴意大利的罗马,再定居米兰。在米兰主教安伯若修的教诲之下,心思逐渐改变。有一日读到圣经罗马书十三章,就痛下决心悔改信主。387年受洗,388年返回北非,建修道院。391年受圣职,395年被按立为希波的主教。身为教会主教的奥古斯丁,领受重责大任,著书立说,对外驳斥异教哲学,对内抵挡异端。面对多纳派 Donatist (在北非的分离主义者)的挑战,他发展了教会论与圣礼论;对抗伯拉纠派 Pelagian (认为人的得救,先要靠自己的努力,并非先靠神恩)的谬说,他阐释了人论与救恩论。他也研究论述“三位一体”的教义,讲章亦编辑成册。他约于400年写下『忏悔录 Confessions』,承认己罪,颂赞主恩;当蛮族于410年攻陷罗马城后,他著书『上帝之城 The City of God』,说明人的城无论如何荣华,终必灭亡,而上帝之城才能存到永远。奥古斯丁死于430年,其思想博大精深,名著流传至今,在神学、哲学、历史、文化方面影响后世西方教会甚钜。

西罗马帝国的衰亡

  罗马帝国北边,多瑙河与莱因河境外的日耳曼蛮族 Germanic peoples 势力日形壮大,加上匈奴势力向西推进,日耳曼人被迫向南发展,造成对罗马帝国极大的威胁。多次入侵帝国,罗马军队已无力防范。410年掠劫罗马城敲响了西罗马帝国的警钟,蛮族分别征服了帝国西部各省(汪达尔人 Vandals 入侵西班牙与北非;西哥特族 Visigoths 入侵西班牙;法兰克人 Franks 入侵高卢[今日的法国];盎格鲁人 Angles 与撒克逊人 Saxons 定居大不列颠;东哥特族 Ostrogoths 与伦巴人 Lombards 入侵意大利),建立了许多王国。476年西罗马皇帝被逼退位时,早已是名存实亡。

作业(讨论题目):

1.  康士坦丁大帝是如何悔改信主?对教会带来哪些影响?

2.  正统信仰的教会如何胜过亚流派的异端?

3.召开“大公会议”的目的与意义为何?本课所提四次大公会议,各在何时何地举行?结果为何?

4.  解释“亚美尼亚派”,“柯普地派”,“雅各派”的由来。

5.  奥古斯丁是如何悔改信主的?他的主要著作与贡献为何?

第三课 中世纪前半期

从“西罗马帝国亡”至“东西方教会分裂”(1054年)

中世纪起始

  西罗马帝国亡于蛮族的入侵,许多文物遭到毁损,文化与社会经历一场浩劫。虽然失去了政府的保护,但是基督教会在西部仍然屹立。在此战乱痛苦时期,教会刚跨进中世纪门槛,即肩负艰钜的使命,双重的任务:一方面,感化信奉异教或亚流异端的蛮族,带领他们成为正统信仰的基督徒;另一方面,教育未开化的蛮族,复兴罗马文化。教会在接下来约一千年之久的“中世纪”时期,创下了辉煌的佳绩。蛮族所成立的新兴国家,在入侵后五百年内,先后都成了基督教国家;再五百年之后,这些国家都各自发展出其基督教文化的民族特色,奠定了中世纪之后欧洲现代文明发展的基础。

  教会在中世纪是如何靠主恩典处变不惊,完成时代使命,回应社会所需?主要是三大运动的兴起,带来了教会的“三化”:

1)修道主义 Monasticism 深化灵命;

2)教皇制度 Papacy 强化组织;

3)宣教运动 Missionary Movements 普化差传。

修道主义

  修道主义最早起源于东方教会。在第三世纪中期起,由于罗马政府逼迫教会,一些基督徒隐居沙漠旷野;到了第四世纪教会又有世俗化的危险,更多人放下世俗财物离群索居潜心修道。修士中最出名的是在埃及的安东尼 Anthony,被称为“修道主义之父”。后来,在埃及的巴科米斯 Pachomius 与撒加利亚的巴西流 Basil 的带领下,修士们发展成群居,过修道院团体生活。亚他那修写作『安东尼生平』,将修道主义引进西方。安伯若修与奥古斯丁都受此书影响,走上修道之路。耶柔米与马丁 Martin of Tours 皆是著名的修道领袖。本笃 Benedict of Nursia 约于525年在意大利的卡西诺山建立修道院,并约于540年制订著名的『本笃法规』,按照欧洲的环境需要,立下完善的修院管理规则,奠定了往后修道主义的发展基础,被尊称为“西方修道之父”。

  修道主义的目标在于:脱离世俗环境,藉着实行“贫穷、贞洁、顺服”三誓愿,每日从事灵修与圣工,追求圣洁生活。修道院的工作原先局限于手工劳动,再来就是抄写圣经、教父古卷及其他经卷。后来发展成农艺、工艺、教导、音乐、学术研究的所在。修道院保存了古代文明,承载了中世纪文明的发展。修道院更成为训练与差遣宣教士进入未得之民的基地。

教皇制度

  在早期教会中,罗马教会具光荣的传统(传说使徒彼得是首任主教),罗马主教又身居领导地位,在保守纯正教义的发展上有很大的贡献,成为众主教之首。利欧一世 Leo I 440-461年任职罗马主教时,表现卓越的领导,是他的『大卷』领导教会制订“迦克敦信经”,解决了“基督论”的争议;是他在罗马城452年将倾覆时,出面与匈奴王阿提拉 Attila 求和,才保住了罗马。利欧是第一位成功将罗马教皇权建立在“继承彼得论”的人。到了教皇大贵格利 Gregory the Great 在位时(590-604),这位才华杰出的领袖自行与伦巴人签订和约,派遣官员治理意大利的城镇,扩张教皇的世俗权力。他也在西欧全境推行修道运动,改进崇拜仪式,差派奥格司丁 Augustine of Canterbury 赴英格兰宣教;著作颇丰,对中世纪影响很大。

  贵格利之后的历任教皇,渐与伦巴人及东罗马皇帝发生冲突,于是寻求法兰克人的支持,双方越走越近。皮平 Pepin 751年获教皇支持成为法兰克王,在756年捐献土地给教皇,从此教廷拥有领土。皮平之子查理曼 Charlemagne 800年被教皇利欧三世 Leo III 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此举表明教皇之权高过世上君王。然而好景不常,封建诸侯各自割据一方,后来教皇的继承人选就成为罗马权贵家族的派系斗争的产物。直到十一世纪,此混乱黑暗局面才告结束,教皇制度中兴且渐次迈向颠峰。

宣教运动

  基督教会自起始就注重宣教,即使在受罗马帝国逼迫时期,也将福音传扬至帝国的全境边界。第四世纪时,原为哥特人的乌非拉 Ulfilas (约311-383)被亚流派的优西比乌(后任康士坦丁堡主教长)按立为哥特人的主教,受差向自己的同胞传福音,并将圣经翻译成哥特文。由于他的影响,哥特族及邻近的其他蛮族,都归信了亚流主义。第五世纪时,涅斯多留派东传福音至波斯,后来甚至远达中国。当蛮族势力崛起,对罗马帝国造成极大威胁时,大公教会才觉醒奋起从事向异教异端传扬正统福音的宣教大业。被称为“爱尔兰使徒”的帕提克 Patrick (约390-460)原是不列颠 Britain 人,一生致力于爱尔兰的宣教,在该地建立修道院,训练许多修士成为宣教士。柯伦巴 Columba (约521-597)乃爱尔兰的修士,在爱欧那 Iona 岛建修道院,差出许多修士至苏格兰宣教;柯伦班拿 Columbanus (约543-615)也是爱尔兰修士,在高卢与意大利北部建修道院与宣教;艾达恩Aidan(死于651)是爱欧那的修士,在英格兰(原属罗马的“不列颠”,被蛮族盎格鲁人与撒克逊人入侵后,便称为“英格兰”)北部宣教;教皇大贵格利所差派的奥格司丁(约死于604)则在英格兰南部传福音。被称为“荷兰使徒”的威利伯罗 Willibrord 658-739)从英格兰赴今日之荷兰与卢森堡地区宣教,也在当地建立宣教中心,他的工作也延伸至丹麦等地;被誉为“德国使徒”的波尼法修 Boniface 680-754)原是威利伯罗的助手,先整合了德国地区的原有教会,后越过莱茵河向日耳曼人异教徒传福音,砍倒“雷神橡树”破除迷信,带领许多群体归向基督,最后在荷兰殉道。被誉为“北方使徒”的安斯卡 Anskar 801-865)也是宣教修士,赴丹麦与瑞典宣教,建立了瑞典的第一间教会。

  综合以上所述,英伦三岛的宣教修士对欧洲大陆的福音化,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特别自第八世纪起,他们梯山航海从事跨文化宣教,以福音征服西欧与北欧的蛮族,在宣教史上写下辉煌的一页。

东方教会的状况

  罗马帝国在东部仍延续至1453年,也被称为“拜占庭帝国”。在东罗马帝国境内,政府的力量较强,可抵御蛮族的入侵,维持较为安定的局面。虽然回教势力自第七世纪初日渐兴起,造成对东方教会的极大威胁,然而,教会仍靠主恩典奋力做工,以康士坦丁堡主教长为领导中心,差遣宣教士入斯拉夫民族传扬福音,带来保加利亚(于第九世纪末)与俄罗斯(于998年)全体归主。其中以被誉为“斯拉夫使徒”的希腊两兄弟区利罗 Cyril 826-869)与美索迪 Methodius (约815-885)最为出名,他们赴莫拉维亚宣教,区利罗为当地人民造字母,翻译斯拉夫圣经,制订斯拉夫崇拜仪式,为斯拉夫文学创始人。修道主义起源于东方,在拜占庭帝国发展兴旺,随着宣教士也传入斯拉夫民族,著名的修道院在各处被建立。

  在东罗马皇帝的主持下,教会于553年在康士坦丁堡举行第五次大公会议,定罪『三章』(即三位神学家的作品),继续否定“基督一性说”;680-681年也在康士坦丁堡举行第六次大公会议,定罪“基督一志说”(认为基督只有一意志,间接否定基督具有神人二性);787年在尼西亚举行第七次大公会议,宣布图像的使用是合法的,解决长久以来的争论。

  在此时期,回教势力的崛起,对教会造成极大的威胁。穆罕莫德 Mohammed (约570-629)死后不久,回教徒征服阿拉伯全地,不断扩张地盘,攻陷安提阿、耶路撒冷、亚历山大、迦太基等教会重镇,甚至西班牙也于711年沦陷。最后,法兰克人在732年都尔之役 the Battle of Tour 击败回教军队,遏阻了回教势力进攻西欧。然而,西欧也与上述这些文化古城隔绝了,西方与东方贸易之路中断。商业经济转为内向,从此“土地”成为财富的最主要资源。君王论功行赏,分封土地给诸侯,造成了“封建制度”,地主的阶级大小成为势力划分的尺度。可悲的是,连教会的主教们不少人也成为封建地主,卷入世俗利益之争。因这缘故,教会就失去了属灵权柄与道德见证。

东西方教会的分裂

  由于东西方教会的地理环境语言文化各有不同,加上罗马大主教与康士坦丁堡主教长历年以来互争长短,彼此之间误会猜忌层出不穷,早就埋下分裂的种籽。罗马教皇自从获得法兰克王国的有力支持后,就不再需要国势渐弱的拜占庭的支持。到了第九世纪时,康士坦丁堡主教长方提尔 Photius 与罗马教皇尼古拉一世 Nicholas I之间发生剧烈争执,互相开除教籍。西方教会早先在尼西亚信经“圣灵由圣父所出”此句中加添 Filioque (与圣子)此字,成为“圣灵由圣父与圣子所发出”。东方教会则反对此项加添,方提尔正式提出此点作为神学上的指控,然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两大主教职位之间的长久竞争造成的裂痕。最后的分裂发生在1054年,教皇的代表红衣主教韩伯特 Humbert,在康士坦丁堡宣布康士坦丁堡主教长为异端,断绝了西方与东方教会的关系。

作业(讨论题目):

1. ?蛮族入侵罗马帝国后,教会面临什么新的挑战?教会如何完成艰钜的使命?

2. ?说明“修道主义”在东西方兴起与发展的过程。

3. ?“教皇制”是如何兴起的?教皇与君王之间的政教关系是如何发展的?

4. ?说明“英伦三岛”与“欧洲大陆”的宣教运动,以及相互的关联。

5. ?叙述东西方教会在中世纪初期的状况,以及后来分裂的原委。

第四课 中世纪后半期

从“东西方教会分裂”到“东罗马帝国亡”(1453年)

修道院革新运动

  西方教会的属灵风气低落与道德生活腐败,情势每况愈下,连修道院也因拥有大片地产,世俗的权力斗争介入,而失去原有的清静纯洁。有志之士发出要求彻底改革的呼声。修道团体中率先从事内部改革的,是第十世纪位于法国布根第 Burgundy 由威廉公爵 Duke William 所开办的克吕尼 Cluny 修道院。透过历任院长的敬虔领导,展开了修道院革新运动,要求修士要绝对的贫穷、禁欲、顺服,完全献身修道生活,严禁世俗势力介入修道院的行政管理。“克吕尼革新运动”成为教会在十一世纪的复兴主流,曾统管了两千多所修道院。由于当时教皇制愈趋腐败,受意大利贵族金权政治控制,甚至同时期出现三位教皇争斗。克吕尼运动的改革家在改革修道院成功后,致力于革新教皇制,培育出一系列的改革派教皇 Reformist Popes,从利欧九世 Leo IX 1048-1054)起始,到贵格利七世 Gregory VII 1073-1085)时达至颠峰,他坚持圣职人员禁欲,谴责用金钱买卖圣职。他也禁止君王选立圣职人员或授以印戒与权杖,此举引发了德皇亨利四世 Henry IV 的抗争。此“授职权之争 Investiture Controversy”在继任的教皇与皇帝之间持续下去,到1122年双方才达成协议。

  继“克吕尼运动”之后,在十二世纪重振“本笃修道会”严格修道精神的“熙笃修道会 Cistercian Order”大放异彩。在圣伯纳 Bernard of Clairvaux (1090-1153) 的卓越领导下,熙笃会发展迅速,影响甚广。到了十三世纪,又有两个著名的托钵修道会兴起:“方济会 Franciscans”与“道明会 Dominicans”。方济会是由圣法兰西斯 Francis of Assisi (1181-1226) 创始的,修士过绝对贫穷的生活,个人或团体都不可拥有财产,他们深入民间从事社会救济服务;道明会则由圣多明尼克 Dominic of Guzman (1170-1221) 发起,修士也过贫穷生活,他们献身研究与讲道,旨在保卫信仰,深入民间游走讲道,驳斥异端,他们也是“异端裁判所”的成员。这两个修会注重宣教,发展迅速,后来道明会士在犹太人与回教徒中传福音,而方济会士到衣索匹亚、印度、中国宣教。

教皇制的涨落

  教皇的权力自贵格利七世整顿中兴之后,行情日渐上涨,凌驾皇帝君王之上。教皇握有三大法宝:开除皇帝教籍,查封教会活动,施行异端裁判。教士授职权之争,总的来说,最后还是教皇得胜。到了教皇英诺森三世 Innocent III 1198-1216)时,教皇的权力达至最高峰,宣称教皇是“基督在世上的代理人”,是全世界的统治者。然而,在其后不到百年,教皇的属世权力开始下滑。虽然教皇邦尼费八世 Boniface VIII 1294-1303)宣称顺服教皇是每个人得救的必要条件,且于1302年颁布教谕说教皇有管辖一切受造物之权。但是法王腓力四世 Philip IV 集结势力与之相抗,甚至将其定罪拘禁。虽然不久即蒙友人解救获释,但一个月之后即过世。继任之教皇皆受法王之控制挟持,并且自1309年起至1377年教皇宗座迁居至法国的亚威农 Avignon,史称“被掳到巴比伦”。

  接下来的是“大分裂 Great Schism”时期(1378-1417),罗马与亚威农各有教皇分庭抗礼。虽然以往也有许多次教皇双胞或多胞案,但是这回是由同一的红衣主教团经两次选举(法国派的红衣主教们认为第一次选出的意大利人教皇无效)而产生的。整个西方教会看到这两位教皇互相责骂开除教籍,基督教世界分裂成两半:在罗马的教皇获得意大利北部与中部、德国的大部分、英格兰等地的拥护;在亚威农的教皇则获得法国、苏格兰、西班牙等的支持,真是势均力敌。但在一般大众眼中,教会的合一遭到损害;在他们心里,教皇的形象一落千丈。分析个中原因,不可忽略的是:各地民族主义兴起,封建诸侯的势力渐消,强有力的国家领袖君王崛起。各国人民对自己国家的情感,胜过对教皇大一统基督教界的效忠。

十字军东征

  自1095年起,在教皇领导之下,开始连续约两百年的十字军运动。起因是回教徒土耳其人攻占了耶路撒冷,恶待基督徒,阻挠朝圣客,并且日渐威胁康士坦丁堡。教皇乌尔班二世于1095年发起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应许参加“圣战”者可免税、免债、免罪,减免在炼狱的时间。于是群起响应,1096年正式成军出发,1099年夺回了耶路撒冷,与其他三个十字军邦国于巴勒斯坦的地中海沿岸,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国。当1144年艾狄撒陷落后,情势吃紧,在圣伯纳号召下,1147年发起第二次十字军,由法王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领军,但徒劳无功。1187年耶路撒冷陷落,皇帝、英王与法王于1189年共同发起第三次十字军,未能光复耶路撒冷。1202年第四次十字军出征,中途却改变计划攻打康士坦丁堡,使得东西双方教会裂痕更深。接续的第五、六、七、八次皆是劳民伤财损兵折将。直到1291年亚割港陷落,十字军完全丧失在巴勒斯坦的据点。十字军运动,就其所宣称的目的而言,是彻底的失败:妨害了后来向回教徒的宣教工作;更加分裂东西方教会;军队残暴掠劫与不道德的行为留下历史上的污点;加速“赎罪券”制度的引进。

经院哲学的崛起

  “经院哲学 Scholasticism”是从学院中发展出的神哲思想系统,使用理性来研究藉启示而来的真理。开路先锋有十一世纪末的安瑟伦 Anselm of Canterbury (约1033-1109),他强调从理性来了解神学的重要;伦巴德 Peter Lombard (约1100-1160)写作系统神学 Sentences 四卷,后来成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的教科书;亚布拉德 Peter Abelard 1079-1142)发展正反辩证法,颇负盛名。正当此时,西方重新寻回亚里斯多德的著作,其理性分析法成为学术研究的主流。道明会修士阿奎纳 Thomas Aquinas 1225-1274)着重知识与理智,将奥古斯丁的神学与亚里斯多德的哲学熔于一炉,写成钜作《神学总论 Summa Theologica》,至此,经院哲学已达至颠峰。与之齐名的是方济会修士邦拿文都瑞 Bonaventure (约1217-1274),他对亚里斯多德的哲学持较保留态度,强调灵修经历与奥秘光照。另一位方济会修士东司哥特 John Duns Scotus (约1265-1308)则注重爱与意志的首要性。然而,俄坎的威廉 William of Occam (约1285-1347)发表其“唯名论 Nominalism”指出:逻辑推理的有限,常使哲学论据有名无实。此后“经院哲学”日趋没落。

国家主义兴起

  13471351年欧洲发生黑死病大流行,死亡人数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并且延续了数百年,带来政治经济的大变动,人心惶惶,面临死亡的威胁;值此乱世,教会内外企求更新复兴,寻找出路。另一方面,中产阶级日渐崛起,他们希望政治稳定与国族合一,就拥护王室,以建立主权国家。因此,封建制度日渐解体,现代国家制度诞生。英格兰与法兰西率先朝此方向开展,其他地区也跟进。国家主义的抬头,不仅敲响了封建制度的丧钟,也破灭了中世纪大一统(一教皇,一皇帝)的美梦。英法“百年战争”实际而言牵连整个欧洲,症结在于国族意志的伸张。

文艺复兴运动

  接着“文艺复兴 Renaissance”运动在十五世纪的兴起,在欧洲产生极大的影响。此运动起源于意大利,掀起对古典文学艺术哲学的复兴热潮。这也是对中世纪修道主义禁欲生活的一股反动势力,强调人生的美妙乐趣,人体构造之美,以及人类心智的能力。因此,文艺复兴时期的教皇与早先修道改革时期的教皇所追求的,相比之下真是天壤之别。他们的目的是要享受人生,将罗马变成全世界的文艺与知识中心,以及统一意大利的政治首都。所以,他们大兴土木广纳财源,藉机敛财,贪污剥削,发售赎罪券;也参与政治斗争及军事讨伐。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就是在这样的教皇(利欧十世)任内发起的。然而,在他之前就已有改教的先锋,揭竿起义呼吁改革。

宗教改革的先锋

  威克理夫 John Wycliffe (约1330-1384)是牛津的神学教授,著书立说,声称教皇并无最高权柄,圣经才是教义的唯一准绳。他主张将圣经翻译成人民的母语,也反对“圣餐化质说”。因此,遭教会定罪,失去牛津大学教职,退隐乡间。此后,他将圣经翻译成英文,影响深远。约翰胡司 John Huss (约1372-1415)是捷克的改革者,布拉格著名的讲道家,也在布拉格大学任教。他受到威克理夫著作的影响,同样强调圣经是最高权威,要照着圣经来改革教会的腐败。因此,被教皇开除教籍,逃难乡间,写成其『教会论』。1415年赴康士坦会议申诉,但遭定罪下狱,火刑殉道。然而在捷克人民心中,他是民族英雄,其跟随者组成抗议派,持续其信念。撒沃那柔拉 Savonarola 1452-1498)是意大利弗罗伦斯的道德改革者,指陈教皇教廷与社会的腐败,后遭教皇定为异端,开除教籍,后遭绞刑火焚而死。其道德勇气影响了后来的改教家。

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由于土耳其回教势力不断的扩张,东罗马帝国的版图日益缩减,到后来只剩下康士坦丁堡,当土耳其人于1453年攻陷此最后据点,东罗马帝国就寿终正寝了。此后,东方教会的领导中心就转移至俄罗斯的莫斯科。康士坦丁堡陷落,也促使许多学者携带重要古卷逃至西方,助长了文艺复兴运动,孕育了人文主义的兴起,间接影响十六世纪惊天动地的宗教改革运动。

作业(讨论题目):

1. ?从第十至十三世纪的修道会革新运动包括有哪些?

2. ?教皇制的发展如何达至颠峰?又如何分裂式微?

3. ?说明“十字军运动”的前因后果。

4. ?“经院哲学”兴衰原因为何?有哪些出名的经院哲学家?

5. ?宗教改革运动的先锋有哪些人士?其影响与贡献为何?

第五课 宗教改革运动

从“东罗马帝国亡”至“十六世纪宗教改革”

改革教会的尝试

  当教皇对立“西方大分裂”时期(1378-1417),有志之士如威克里夫与约翰胡司提出改革,但不为中世纪教会接受。然而,面对同时有两三位教皇存在此种困境,教会也不得不采取行动,于是会议运动 Conciliar Movement 兴起,主张“大公会议”具有最高权力,可罢免教皇。所以,在康士坦会议 Council of Constance (1414-1418) 选出新任教皇,结束了分裂的状况。根据会议派人士原来的计划,按期召开大会,继续推行教会改革,但不幸的他们自己也因意见不合也分裂,导致势力削弱,教皇派又东山再起,掌权得势。所以,改革教会的努力如昙花一现,未竟其功。

人文主义

  体制改革的努力失败之后,另有些人从“人文教育”着手从事改革。“文艺复兴运动”在哲学文学方面的发展,目的是要回到古代,因为学者们相信许多典籍经过长时间的抄写过程而失真,或有人冒古人之名写作赝品欺世盗名,所以这些“人文主义者 Humanists”致力于找出古代文件作品的本源真貌。特别是阿尔卑斯山以北(即意大利境外)的人文主义者,他们认为基督教经过一千多年的流传,外加许多繁文缛节,教会已失去起初的纯真;改革之道在于回到古代文献,恢复原始基督教的纯朴。这些人中,最负盛名的是荷兰的伊拉斯穆 Erasmus (约1466-1536)与英国的摩尔 Thomas More 1478-1535)。伊拉斯穆首开先河,编辑了希腊文新约校勘本,他认为必须以人文教育与教会古代典籍来从事道德重整的宗教改革。摩尔任职英国宰相,提倡“理想国”社会改革,其著作『乌托邦 Utopia』流传至今。

共同生活弟兄会

  另一些人认为要解决教会腐化的问题,从事外面的改革是无用的或不足的,必须内在灵修,与神为友,追求与主合一,走奥秘派路线。艾克哈特 Eckhart (约1260-1327)与唐勒 John Tauler (约1300-1361)是先锋人物,顾瑞特 Gerard Groote (1340-1384) 1380年在荷兰的丹文特 Deventer 组织了“共同生活弟兄会 Brothers of Common Life”,带领人们群聚过敬虔生活,也办学校教育。虽然他们未与教会领袖发生冲突,但是提倡个人直接与神交通,不需教会当局作中保,间接瓦解了传统教会的权力架构与宗教功能。其中最负盛名的是汤玛肯培士 Thomas a& Kempis (约1380-1471),他写的“效法基督”为灵修经典名著;魏梭 Wessel of Gansfort (1419-1489) 是圣经学者,其著作影响马丁路德颇深。

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

  以上所述中世纪晚期的教会乱象与种种改革的尝试,成为孕育十六世纪“宗教改革”的土壤。对教皇教会的不满,普遍存在社会各阶层中。率先在德国起义,引发“抗议宗 Protestant 宗教改革 Reformation”的是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1483-1546)。路德是奥古斯丁修道会的修士,威登堡教会的牧者与威登堡大学的教授。当教皇利欧十世为改建圣彼得教堂而发售赎罪券,其特使帖次尔 Tetzel 来到德国宣导贩卖赎罪券愚弄德国农民,路德挺身而出,在15171031日发表“九十五条论证”指明悔改的真义与贩卖赎罪券的错谬,邀请大家公开辩论。路德起初并无意引起纷争,也无企图开创新的运动;他的目的乃是改革这已经远离圣经根基的教会。路德从早先的痛苦挣扎,经历到称义与神和好的途径,乃是单靠基督。他从圣经明白了得救是本乎恩、藉着信、在基督里。很遗憾,教皇与教会领袖为要维护既得利益,巩固领导中心,并无心理会路德的信息,又无意谦卑接受指正。经过数次与教廷代表辩论之后,路德日渐了解:罗马教皇派教训与基要福音真理无法并存。路德坚信:唯独圣经是最高权威,唯独恩典使人得救,唯独相信基督使人称义,唯独基督是神与人之间的中保。当皇帝查理五世于1521年在沃木斯召开会议,限令路德收回其教训,而路德表明“这是我的立场,我别无选择”拒绝妥协,他与罗马教皇就彻底决裂了。1529年帝国会议于斯拜尔召开时,六诸侯与十四城市代表上书“抗议”皇帝镇压路德宗。抗议人士1530年在奥斯堡会议时,提出“奥斯堡信条”告白路德宗信仰。从此,赞成支持路德的改革信仰者,被称为是“抗议宗 Protestants”(在中国称为“基督教”);继续拥护罗马教皇者,称为“罗马公教派 Roman Catholics”(在中国称为“天主教”)。

  路德宗的教义传播至德语地区的全境,也成为北欧斯堪地那维亚人民的信仰。在丹麦国王克理斯钦 Christian III 与瑞典国王古斯道夫 Gustavus Vasa 的领导下,北欧改信路德宗,脱离天主教。路德死后,其同工墨兰顿 Melanchthon (1497-1560) 继续领导德国的改教运动。到了1577年,路德宗教会完成整合,签署“协同书”,奠定“路德宗(或称信义宗)教会 Lutheran Churches”在后世的发展。

瑞士的宗教改革

  在苏黎世的慈运理 Zwingli (1484-1531) 是该城教会的牧者,自1519年起,在新约解经讲道中,反对“弥撒”、“炼狱”、“圣徒崇拜”、“修道院制度”等罗马教皇派的教训,认为唯有圣经才是最高权威,获得行政当局的支持,启动了瑞士的宗教改革。不久,此运动传至瑞士其他城邦,及德国西南部。1529年慈运理与路德在马尔堡会谈,旨在联合路德宗与瑞士改革宗的力量,以抵抗天主教的武力压迫。会中签署“马尔堡信条”,表白共同的改革信仰福音立场,然而因二人对“圣餐”的解释不同,并未带来预期的团结同盟,以互相祝福而分道扬镳。1531年瑞士森林区天主教诸邦集结武力,突袭苏黎世,慈运理在战事中阵亡。布灵格 Bullinger (1504-1575) 继其位带领苏黎世的发展。

  自慈运理去世后,瑞士改教运动的重心就从苏黎世转移至日内瓦。加尔文 Calvin (1509-1564) 原是法国主修神学与法律的人文学者,约于1533年蒙神感召,加入改革信仰,被迫于1535年逃至瑞士。1536年出版《基督教要义》上书法国国王法兰西斯一世,阐明宗教改革的信仰,促其停止对改革派人士的血腥迫害。此后名声大噪,同年于旅途中经过日内瓦,被该城的改教家法瑞尔 Farel 劝留,一同在此从事改革教会。虽然他与法瑞尔在日内瓦的初步改革受阻,于1538年被驱逐出境,但三年之后他被请回主领日内瓦的全面改革。自1541年起,加尔文依照圣经将日内瓦建造成宗教改革的模范城市。他专心致力解经讲道,逐年出版新旧约各卷注释;其钜着《基督教要义》经数版增订,至1559年时粲然大备,是宗教改革最主要的系统神学代表作。其所创办的日内瓦学院,成为训练欧洲各国改革派领袖的大本营。加尔文离世后,伯撒 Beza (1519-1605) 继续领导日内瓦的改教工作。在十六世纪的后半,加尔文主义已成为欧洲宗教改革的主力,特别在瑞士、德国西部、法国、荷兰、苏格兰等地;英格兰、德国东部、匈牙利、波兰也受其影响颇深。如此奠定了日后“改革宗教会 Reformed Churches”在各国的发展。

荷兰与法国的宗教改革

  荷兰的宗教改革,早先受到路德揭竿起义的影响,后来加尔文主义成为改革的主力。在荷兰人民抵抗西班牙的暴政统治,挣脱罗马天主教的羁绊时,加尔文改革宗的信仰成为民族独立的盼望。在沈默者威廉 William the Silent 与其子领导之下,经过长期抗战,终于西班牙在1609年承认荷兰北部独立,成为改革宗信仰的重镇。

  在法国有不少人(特别是在贵族领袖中)信奉加尔文改革宗信仰,他们被称为“胡格诺派 Huguenots”。由于其势力日益壮大,将近法国人口的六分之一,天主教人士策动“圣巴多罗买日大屠杀”,想一举消灭他们。胡格诺派成千上万的被杀,并带来内战。等到亨利四世即位平息内战后,于1598年颁布“南特谕令”,胡格诺派才获得公民权与信仰自由权。

苏格兰与英格兰的宗教改革

  改教运动在苏格兰,主要是由受加尔文影响的诺克斯 John Knox (约1513-1572)所领导,对抗女王马莉的血腥镇压,至终获得全面胜利。他承袭加尔文的信仰,将其在日内瓦采行的“长老治会 presbyterial system”教会组织架构发扬光大,施行于苏格兰全国。自苏格兰于1648年接受西敏信条 Westminster Confession 及教会组织章程后,“长老会信仰”已完成在苏格兰的的生根建造,奠定了“长老宗教会 Presbyterian Churches”日后传播至北美及世界各地。

  英格兰的改教,起源于英王亨利八世 Henry VIII 因离婚事件,于1534年宣布与罗马教皇切断关系,自立为英格兰教会的元首。自此英格兰致力恢复初代教会的信仰。虽然马莉图德 Mary Tudor 女王当政时,尝试使英格兰重回罗马天主教的怀抱,但失败了。在继任的伊利莎白女王领导下,英格兰就彻底脱离天主教,但也不完全走改革信仰的路线。“三十九条款”是英国教会 Church of England 的信仰告白,“公祷书”是其灵修崇拜指南,奠定了日后的发展。英伦三岛以及海外移民,宣教士在各地建立的教会,凡属于此一系统的,称为“安立甘教派 Anglican Communion”(在中国称为“圣公会”)。

作业(讨论题目):

1. ?在十六世纪宗教改革之前,有哪些改革教会的尝试?

2. ?说明马丁路德所领导德国改教运动的前因后果与对后世的影响。

3. ?瑞士宗教改革的起源与发展情形如何?慈运理与加尔文的贡献为何?

4. ?说明宗教改革在法国与荷兰的情形。

5. ?“长老会”的起源为何?“圣公会”又是由何而来的?

第六课 宗教改革之后

从“宗教改革”到十七十八世纪的发展

重洗派

  在十六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在“抗议宗”之外另有一派人士,认为“宗教改革”改得不够彻底,必须彻底废除所有传统,按照新约教训重建教会。他们主张彻底的“政教分离”,严格执行会员纪律。由于他们反对儿童洗礼,认为童年时代所受的洗礼无效,信徒必须重新受洗,因此被称为“重洗派 Anabaptists”。由于此派认为唯有他们是真教会,其中的狂热份子从事武力革命,所以天主教与抗议宗都视为异端而不容其存在。自1535年重洗派的暴力革命被消灭后,崇尚和平的门诺 Menno Simons (约1469-1561)在荷兰等地成为此派的主要领袖,在其领导下,奠定了“门诺会 Mennonites”日后的发展。1693年艾门 Jakob Ammann 创立了门诺会一极端保守的支派,流传至今,即“艾门派 Amish”。另外,在十六世纪由胡特 Jacob Hutter 在莫拉维亚所领导的重洗派团体,也辗转流传至今,被称为“胡特派 Hutterites”,与艾门派人一样,与现世隔绝。

天主教反改教运动

  天主教中的有识之士,为回应宗教改革所带来的挑战,就发起一连串的反改教运动,改革弊端谋求恢复失土,其中以罗耀拉 Ignatius Loyola 1540年设立“耶稣会 Jesuits”以服务救济、学术训练、宣教差传为宗旨,力图中兴天主教。此外,为了对付改教人士,天主教在1542年恢复“异端裁判所”并冠以“罗马”之名,称为“罗马异端裁判所”,由罗马教廷直接控制,使用恐怖手段,刑求逼供,定罪处死异议份子,以此来遏阻基督教在各地的发展。在巩固天主教领导中心方面,教皇保禄三世召开“天特会议 Council of Trent”(1545-1563),无意在教义上作任何让步,重点在改进教会纪律与组织结构,加强神职人员的训练以提高水平。此会议的结果是罗马教皇派大胜,主张与抗议宗沟通的“主和派”失势,不附和教皇的法国与西班牙主教们也败阵而归。天主教势力重新整合之后,以武力收复了德国南部与波兰等地的失土。在天主教势力范围内的抗议宗人士,许多人避难移居瑞士、德国、英国、荷兰等地,其他则转入地下发展。

三十年战争

  虽然1555年签订的“奥斯堡和约”带来暂时的和平,由于天主教的军事威胁日增,抗议宗也必须备战相抗,终于最后大战于1618年爆发。起因于在波西米亚(即今日的捷克)反抗议宗的暴动兴起,抗议宗的诸侯不服天主教的皇帝偏袒,宣告反抗,导致天主教大军的镇压,从此引发了德国与中欧全境的战斗。后来,丹麦、瑞典、法国都卷入了战争,断断续续共打了三十年,最后于1648年签订“西发里亚和约 Peace of Westphalia”结束了此毁灭性的战争。和约内容与“奥斯堡和约”相似,各诸侯决定自己境内的宗教信仰。“三十年战争”将德国与中欧变成焦土,人民死伤千万,单单德国的人口就减至原来的三分之一。如此大的流血牺牲,所带来的结果只是兜个大圈,回到战前的宗教分布局势。此后,天主教与基督教的版图底定直到今日。就教会历史的分期而言,自“三十年战争”后至今,称为“现代教会史”。

荷兰与法国的局势

  加尔文改革宗的信仰在荷兰的发展,到了十七世纪初遭到亚米纽斯派 Arminianism 的挑战。他们否认神的预定拣选,主张罪人未完全堕落,罪人有自由意志,基督徒有可能失落救恩等教训,上书荷兰政府,呈“抗议文”要求公开辩论。于是荷兰政府于1618-1619年召开“多特会议”,邀请各国改革宗人士参加会议,以裁定此争端。会中一致通过认定亚米纽斯派的教训不合圣经,并制订“多特信条”说明改革宗的真义。虽然亚米纽斯派的信仰在荷兰遭谴责,却在荷兰境外造成不小的影响。

  “南特谕令”给予法国境内宗教上的宽容,但是好景不常,当亨利四世遇刺身亡后,胡格诺派又处于困境,每况愈下。法王路易十四于1685年撤销“南特谕令”后,改革宗信仰又被视为非法。许多胡格诺派人士宁可离乡背井移民他国,也不愿放弃信仰,法国平白损失了五分之一的菁英。留下的胡格诺派人士,历经逼迫苦难,坚忍不拔,改革宗教会在法国存留至今。

英国的清教徒运动

  在英国自15501700年间的“清教徒 Puritans 运动”,乃是起源于加尔文宗信仰的人士,认为英王的改教不够彻底,英国教会仍余留一些天主教的错误,坚持按照圣经来推行彻底改革,清净教会,所以他们被称为“清教徒”。到了英王查理一世时,国王与清教徒掌权的国会发生冲突,爆发内战。国会于1643-1648年召开西敏大会,制订信条、要理问答、崇拜指南等,以改革英国教会。1649年,克伦威尔领导的国会,将查理一世公审定罪死刑。此后,克伦威尔以“护国君”即位,以清教徒理念治国。但他死后,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为王,英国国教派再度得势,掌控国会。此后,清教徒屡遭逼迫,许多被捕下狱,导致大批移民美洲,在新大陆继续未竟之工。虽然清教徒要改革教会的雄心,在政治上并未成功,但是他们留下许多圣经注释,灵修指南,教牧典范与神学著作,影响英美各宗派的教会至为深远,直到今日。

不从国教者

  自改教以来,英国的国教是安立甘的信仰,凡是不遵照国教的规定与崇拜方式者,被称为“不从国教者 Non-conformists”。因此,清教徒是不从国教者,其中有一派人士主张每个教会堂会直属于主耶稣基督,不受君王或主教管辖,都是独立自主的,不受其他堂会的干涉,他们被称为“独立派 Independentists”或“堂会主义派 Congregationalists”(在中国按音译为“公理会”)。1658年公理宗的领袖们开会制订“撒沃宣言 Savoy Declaration”,奠定了公理会日后发展的基础。

  在脱离国教者中,有司米特 John Smyth 1609年带领会友避难于荷兰,采纳“成年信徒受浸”的作法,并加入当地的门诺会。1612年由郝伟士 Thomas Helwys 带领一小群会友回到英国建立了第一所“浸礼宗 Baptists”的教会,采亚米纽斯派的信仰。1633年第一间加尔文宗的浸礼会在伦敦成立。这两派的教会都发展迅速。1639年在美洲新大陆的罗德岛,在威廉斯 Roger Williams 的领导下建立了第一所浸信会,开始了“浸信会”在美国的发展。

  福克斯 George Fox (1624-1691) 在英国发起一新运动。他于1646年以“内在之光”胜过长期的挣扎,认为崇拜秩序、圣礼、教会事奉都无关紧要。1647年开始教导人单追求内在直接感受,组成友伴,彼此分享,吸引群众,到1655年时已散布英伦三岛,称为“公谊会 Society of Friends ”被人戏称为“战栗者Quakers”(在中国照音译为“贵格会”)。1682年宾威廉 William Penn 在美洲殖民地按“贵格会”的理念建立了宾西法尼亚州,带来日后的发展。

德国的敬虔运动及其影响

  德国路德宗在十七世纪的教义发展,日益形成严守的传统,以致“敬虔运动 Pietism”兴起,强调生活的敬虔胜于传统的固守。发起领袖是施本尔 Philip Spener (1635-1705) ,受英国清教徒著作影响颇深,呼吁信徒个人追求灵命复兴,在教会中寻找志同道合之人组成团契,互相守望。他出版书籍,推广敬虔运动。富朗开 August Francke (1663-1727) 是施本尔的同道,任教于海莱 Halle 大学,使之成为传播敬虔运动的中心。他接续领导敬虔运动的发展,开办孤儿院与儿童教育,推动海外宣教。

  亲岑多夫 Zinzendorf (1700-1760) 出身撒克森的贵族家庭,他的教父是施本尔,小时入富朗开在海莱的小学,受敬虔派的薰陶,也喜爱路德宗的教义。他先接待来自莫拉维亚(邻近波西米亚)的弟兄们居住其属地,并于1727年领导他们重组“莫拉维亚弟兄会 Moravian Brethren”,信守路德宗信条,强调内在灵修感受。非常注重宣教,差派许多宣教士赴海外宣道,是基督教教会中宣教的先驱。

英国的循道运动

  正如敬虔运动是在路德宗里产生,“循道运动 Methodism”是英国国教里的灵命复兴运动。约翰卫斯理 John Wesley (1703-1791),其弟查理 Charles (1705-1788),与怀特菲 George Whitefield (1714-1770) 等人在1730年间于牛津大学组“圣洁会社”,要依循圣经的方法来灵修与服事,因此被称为“循道派 Methodists”。约翰卫斯理受莫拉维亚弟兄会的宣教士影响极大,也前往德国会见亲岑多夫,但事工方法不同,所以他开展“循道主义”的新路。他骑马走遍英国,在各地野外布道,组成会社,训练信徒领袖。虽不为国教安立甘教会所接纳,但是他并不想脱离安立甘教会。然而,在他离世后,1795年起循道会正式脱离安立甘教会。后来藉移民在美洲的发展,奠定了今日“循道宗”教会(卫理公会、美以美会、循理会、循道会、行道会、圣洁会、圣教会、拿撒勒人会等)的基础。

作业(讨论题目):

1. ?“重洗派”与“抗议宗”有何不同?

2. ?天主教的反改教运动采取了哪些措施?

3. ?说明“三十年战争”的来龙去脉,以及后果影响。

4. ?说明“清教徒运动”的前因后果,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5. ?“敬虔运动”如何影响“莫拉维亚弟兄会”?后者如何影响“循道主义”?

第七课 十八与十九世纪

美洲的大复兴

  由于美洲的开发,使得许多在宗教信仰上遭到逼迫的人,选择离开欧洲移民至新大陆,按照自己的理念来过生活。北美十三州的殖民地在十八世纪,发生了“大觉醒运动 the Great Awakening”。这是指从1725年起至1760年间所发生的一连串的属灵大复兴。此运动在1735-1743年达至高峰:先由爱德华滋在麻州的讲道点燃了复兴之火;接着,来自英国的布道家怀特菲旅行各地野外布道,听众数以万计,所到之处带来教会空前的复兴。“大觉醒”影响深远,唤醒了牧师,奋兴了会众,复兴了教会,带起宣教热诚,各宗派团结合作,促进高等教育培育人才,也间接影响后来美国独立建国的发展。“第二次大觉醒 the Second Great Awakening”发生于1787-1830年间,回应美国独立战争之后的属灵低潮与社会需要。芬尼 Charles Finney (1792-1875) 是其中著名的领袖,使用新方法,来举行奋兴布道会。南北战争之后,慕迪 D. L. Moody (1837-1899) 崛起,成为国际知名的布道家,其布道的风格与组织法影响了后世的大型布道会。

英国的属灵复兴

  工业革命于1760年前后带来英国社会的巨变,许多社会问题因应而生,福音信仰人士看见民生疾苦,致力实践圣经真理,以改革英国社会。其中有郝尔德 John Howard (1726-1790) ,从事监狱之改革;锐克斯 Robert Raikes (1735-1811) 开办主日学校,教育贫民窟失学的儿童,为现代主日学之滥觞;国会议员威伯福士 Wilberforce (1759-1833),领导“克来彭会社 Clapham Sect”从事解放黑奴运动。经过多年艰苦奋斗,英国终于在1833年彻底废除奴隶制度。他也协助成立圣经公会发行圣经,推展海外宣教事工。“基督教青年会 YMCA”是由威廉斯 George Williams 1844年于伦敦创立,旨在发扬基督精神服务社会,训练青年心智体魄。“青年会”至今遍满全球,已转变成纯粹的社会服务机构。

  关于新兴的宗派,有脱离“循道会”于1861年创办“救世军 Salvation Army”的卜威廉 William Booth (1829-1912),他矢志向英国最黑暗的角落进军,传福音与社会救济齐头并进。今天“救世军”已成为遍布世界各地的教派组织,但严格来说,不能算是“教会”,因其不施行洗礼与圣餐。另有脱离“安立甘教会”的一群弟兄,于1827年组织同道成立教会,反对圣职制度,每主日皆擘饼,彼此以弟兄相称,其中以达秘 John N. Darby (1800-1882) 为著名领袖。1830年起,他们以普里茅斯 Plymouth 为根据地发展,故称为“普里茅斯弟兄会 Plymouth Brethren”。自1849年起,因教义路线的不同,分成“开放弟兄会”与“闭关弟兄会”两派。达秘的神学思想综合了“加尔文主义”与“敬虔主义”的一些教训,注重“千禧年”教义,强调“时代的分隔”,被称为“时代主义 Dispensationalism”的创始者。弟兄会对于在中国走“地方教会”路线的教会影响颇深,特别是倪柝声所领导的“聚会所运动”。

以人为本的“理性主义”与“开明运动”

  十七世纪的理性主义 Rationalism 源起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 Rene Descartes (1596-1650),他以自我意识为出发点,运用逻辑思维的怀疑,将“人的理性”当作检验真理的最高标准。其后的斯宾诺沙 Spinoza 与莱布尼兹 Leibniz 在欧洲大陆继续发展此运动。在英国的洛克 Locke (1632-1704) 则以“人的知觉观察”挂帅,发展“经验主义 Empiricism”;另外,英国的“自然神论 Deism”自贺伯特 Herbert (1583-1648) 起始,强调神与自然界隔离,认为神迹不可能发生,理性是了解真理的不二法门。法国的卢梭 Rousseau (1712-1778) 与伏尔泰 Voltaire 等百科全书派 Encyclopedists 人士,尊人为万物的中心,对人性的看法过于乐观幼稚;后来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将此“人本主义”表露无遗。德国的窝尔夫 Wolff (1679-1754) 开始了“开明运动 Enlightenment”或称“启蒙运动”,雷马瑞斯 Reimarus 与莱兴 Lessing 等人都主张唯有通过人的理性、观察、实验的检验,才能接受为真理;哲学家康德 Kant (1724-1804) 也认为人和人的理性是万事万物的衡量标准。这些所谓“开明”的思想家都弃绝超自然启示与传统的基督教。

  以上所列在十七十八世纪的“以人为本”各种理性主义的流行高涨,导致一些学者以理性来批判圣经,此即“高等批判主义 Higher Criticism”的兴起。德国的艾克宏 J. G. Eichhorn (1752-1827) 认为旧约中许多卷书是伪造的,被称为是“旧约批判之创始者”。此后,如包珥 F. C. Baur 等批判新旧约的学者接踵而来,基于理性主义视圣经为一般作品,不接受其为神的话,批判基督教信仰,直到如今。

自由神学的兴起

  面临“理性主义”批判圣经与基督教信仰的挑战,教会中有些人士认为:唯有以现代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为筛检,来重新塑造基督教信仰,才能符合现代文明人的需要。此即为“自由主义 Liberalism”的由来。德国的士来马赫 Schleiermacher (1768-1834) 原为敬虔派家庭出身,因研读康德哲学,渐次远离敬虔主义的信仰,认为宗教信仰为主观的“绝对依靠的感觉”,并依此解释基督教所有的教义,使之脱离客观事实的领域,就不会与讲求客观的理性批判发生冲突。如此一来,就能为现代人所接受。士来马赫的影响深远,被称为“自由神学之父”。其后的黑格尔 Hegel 1770-1831)以“唯心论”精神哲学,解释基督教的本质为“意识精神”的呈现。丹麦的祈克果 Kierkegaard (1813-1855),反对黑格尔的说法,认为基督教信仰是存在处境中超脱理性的主观抉择。这些思想家对现代各式各样神学产生极大的影响。

独一神教与美国本土的异端教派

  早期教会的亚流异端在十六世纪死灰复燃,反对“三位一体”教义的苏西尼 Fausto Sozzini (1539-1604) 在改教时期聚众集会,但其死后,其教会日渐式微。然而,理性主义与开明运动兴起之后,其“独一神论 Unitarianism”的说法迎合“以人的理性为最高权威”之风,因此大行其道。1825年在伦敦组成“英国与海外独一神教协会”;十九世纪初叶在美洲,一些“公理宗”教会采纳此信仰,也于1825年组成“美洲独一神教协会”。此教派否认基督的完全神性,信仰每况愈下,至今他们相信人类大同一体,每人可信其宗教,各有不同的神观。

  罗赛尔 C. T. Russell (1852-1916) 1870年于美国宾州成立“耶和华见证人”查经班,后来出版“守望台”杂志,传讲反“三位一体”的教义。其论调与亚流主义相同,但是本质上乃是受“理性主义”影响的现代宗教团体。“耶和华见证人会 Jehovah's Witnesses”以严密的组织,透过大量的出版印刷宣传,发展迅速,至今已成为国际性的教派组织。

  史密斯 Joseph Smith (1805-1844) 1830年于纽约州创立“耶稣基督末世圣徒教会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宣称所有的教会都背道了,直到1830年在他领导下才恢复真教会。他宣称获得特别启示,由其译成“摩门经 Book of Mormon”,其教会因信奉摩门经,被称为“摩门教 Mormonism”。其教义与基督教信仰南辕北辙,教导说神是从人变成的,今日的人将来也可以成为神。摩门教透过严密的组织与传教方法,至今已传至世界各地。

  米勒 William Miller 1830年发起“复临运动 Adventism”,预告基督复临的日期,两次预言失败导致“大失望”而门徒四散。其门徒怀爱伦 Ellen White (1827-1915) 被接纳为女先知,她以“复临派的调查审判教义”与“安息日派的守第七日为安息日”两大教义作为重建教会的基础。1863年以“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Seventh-Day Adventists”为正式名称组成教派。其“调查审判”教义与圣经“唯独因信称义”互相冲突;其“守安息日”教训与新约“主日”的教导背道而驰。“复临安息日会”透过医疗保健与学校教育来传教,也发展至世界各地。

  爱迪 Mary Baker Eddy (1821-1910) 1866年创立了“基督教科学会 Christian Science”,她宣称获得直接启示,写成“科学与健康 Science and Health”一书,于1875年出版。其“泛神论”教训,既不合基督教信仰,又不合科学,认为物质是不存在的,苦难疾病皆是幻影。“基督教科学会”以波士顿为总部,透过文字宣传,在英语世界与德国流传较广。

天主教对现代的回应

  基督教面对现代政治经济科学哲学的多方挑战,甚至有些神学家与教会领袖迎合现代理性主义的路线,然而天主教却采取全盘否定的路线。部分原因是针对法国大革命及其反宗教之态度,教皇采取“反现代化”的立场,任何以现代方法解释天主教信仰的思想家,都遭定罪与开除教籍。民主、良心自由、公立学校等凡是现代化的产物,都被打成异端。这种作法,在教皇庇乌九世 Pius IX 任内 (1846-1878) 达至高峰。他于1854年颁布“马利亚无原罪”教义,数年之后出版《错谬集录》,谴责许多现代理念,例如:民主、思想自由、宗教自由等。他于1869-1870年召开“梵蒂冈第一次大会 First Vatican Council”制订“教皇无误”教义,(但是同年,教皇国失去罗马城,只统治狭小的梵蒂冈市)。继任的教皇也都遵此守旧路线,直到1958年庇乌十二世死时。

作业(讨论题目):

1. 说明“美洲大复兴”的情形,以及十九世纪美国本土产生的异端教派状况,试将两者对照比较。

2. ?说明英国的属灵复兴情形,以及新兴的宗派教会与机构。

3. ?“理性主义”与“开明运动”的本质为何?对教会带来哪些影响?

4. ?“自由神学”是如何兴起的?其与“敬虔运动”有何关系?

5. ?天主教如何回应现代理性主义带来的挑战?

第八课 十九与二十世纪

海外宣教运动

  十八与十九世纪的属灵复兴,掀起了海外宣教运动。欧洲各国政府在海外扩张殖民地,教会看见了海外广大禾场需要福音,渐次差遣宣教士进入未得之民当中。其中最著名的先驱是英国的威廉克理 William Carey (1761-1834)。他于1792年组成第一个现代宣教差会,并于1793年远赴印度。他在印度三十余年,翻译圣经,开办学校,从事社会改革,传扬福音,被称为“现代宣教之父”。美国人耶德逊 Adoniram Judson (1788-1850) 1812年赴缅甸宣教。其后有“伦敦会”的马礼逊 Robert Morrison (1782-1834) 1807年来到广州,历尽艰辛,翻译圣经,领人信主,是第一位入华的基督教宣教士。李文斯敦 David Livingstone (1813-73) 1841年赴非洲宣教,对开发非洲的贡献卓着,并协助终止贩卖黑奴。戴德生 Hudson Taylor (1832-1905) 1854年自英国赴中国上海,从事医疗传道;他在1865年创立超宗派的“中国内地会”,在中国内陆宣教结实累累,成为基督教在华最大的差会。透过海外宣教运动的发展,到了二十世纪初,基督教各宗派已在世界各地植堂建立教会。也有新的宗派因宣教运动而产生,例如由宣信 A. B. Simpson (1844-1919) 1887年在北美创始的“宣道会 Christian and Missionary Alliance”。

圣洁运动与五旬节运动

  自十九世纪中叶,在美洲循道会系统里,因发扬约翰卫斯理的“完全成圣主义 Perfectionism”而致力追求“完全圣洁”,就兴起了“圣洁运动 Holiness Movement”。此运动鼓励人在悔改信主之后,追求再次的经历,即“第二次的祝福 Second Blessing”,他们组成“圣洁协会”来推广之,其影响力也渗入英美其他宗派与机构,如“救世军”与“凯锡克培灵会 Keswick Convention”。一些“圣洁派”人士脱离原属的循道会,组成新的宗派,其中最大的是在1908年成立的“拿撒勒人会 Church of the Nazarene”。

  “五旬节运动 Pentecostalism”是从“圣洁运动”发展出来的。1901年帕翰 Charles Parham 在美国堪萨斯州成立“伯特利圣经学院”,教导学生追求五旬节的经历即“第二次祝福”:受“灵洗”说“方言”。此后,该院师生在美南各地传播“五旬节主义”,其门生赛姆尔 William Seymour 1906年将之带至洛杉矶,在阿族撒街 Azusa Street 聚会带来复兴,闻名全国,从此“五旬节运动”传遍美国,也陆续传至北欧,英国,德国,印度,中南美洲等地。五旬节派的教会纷纷成立,例如“神召会 Assemblies of God”,“神的教会 Church of God”,“四方福音教会 Church of the Foursquare Gospel”等。

灵恩运动的发展

  “五旬节运动”的发展到了1960年前后,有新的气象,产生了所谓“第二波”的“灵恩复兴运动 Charismatic Renewal Movement”,又称为“新五旬节运动 Neo-Pentecostalism”。此运动仍强调“灵洗”的必须与“说方言”的重要,但不像“第一波”那样坚持“说方言”为绝对的表记。此运动的影响较“第一波”深远,虽然并未在教义上产生新的宗派,却渗入了每个主流教会宗派,并且进入知识份子阶层,透过大量出版书籍杂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到了1980年代,又有强调“神迹奇事”的“葡萄园运动 Vineyard Movement”兴起,发展“权能事奉 Power Ministry”,至于是否能与“第二波”分立而冠之以“第三波”名称,仍未盖棺论定。

二十世纪的现代神学

  西方国家在现代“人本主义”人定胜天的迷思之下,以为根据理性发展科技,注重道德教育,就可解决人类的问题;依据理性主义的“自由神学”也编织乐观主义的美梦,期待“人间天堂”的来临。然而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带来了大梦初醒与信仰破产。瑞士神学家卡尔巴特 Karl Barth (1886-1968) 与布仁尔 Emil Brunner (1889-1966) 起而反对以人为本的自由神学,他们采用辩证法,强调神的超越,开始了“新正统主义 Neo-Orthodoxy”。德国新约学者布特曼 Rudolf Bultmann (1884-1976) 主张采用批判学,以“解除神话”的方法来读圣经的福音,被称为“新自由主义 Neo-Liberalism”。这两派在二十世纪上半期兴起,都是以当时流行的“存在主义”为哲学架构,与正统信仰背道而驰。

  另外,有因应社会不公义状况而兴起的政经改革主义,例如美国的“社会福音 Social Gospel”与中南美洲的“解放神学 Liberation Theology”,都将福音政治化,将主耶稣视为政治革命的榜样,以建立人间天国。此外,五花八门的神学思想,如“世俗神学”,“神死神学”,“故事神学”等无奇不有,接二连三的升起坠落。总的来说,二十世纪的现代神学多系哗众取宠,与历代以来的正统福音信仰相距甚远。

基要主义与福音主义

  十九世纪高张的自由神学与批判学,对基督教会带来挑战与冲击。在北美各地持保守信仰的基督徒,纷纷召开研经聚会表明福音基要信仰。于1895年在尼加拉 Niagara 的“圣经研讨会”,发表了“基要信仰五要点”:圣经的完全无误,基督完全的神性,基督为童贞女所生,基督代替性的赎罪,基督身体复活与肉身再来。19101915年,保守信仰人士出版了一系列十二册丛书,名为“基要信仰 Fundamentals”来解释明辨基要真理,驳斥新派神学的论点。自1920年起,持守基要信仰者被通称为“基要派 Fundamentalists”,以表明与“现代派 Modernists”之对立。

  自1940年起,基要派中有两种看法:一些人主张脱离已被现代派所把持的原属教会,与现代派来往的教会或信徒划清界限;另一些人则认为应与凡认同基要福音信仰的牧师信徒联系合作,不论其是否脱离原属接纳新派的教会。后者于1942年成立“福音派全国协会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vangelicals”,称自己为“福音派 Evangelicals”,他们并与其他国家的福音派人士合作,于1951年组成“世界福音团契 World Evangelical Fellowship”。福音派人士立足于基要信仰,注重学术研究与社会参与,热衷传扬福音。透过神学院训练传道人,宣教机构差遣宣教士,出版神学书籍与杂志期刊,福音派的教会在世界各地发展蓬勃方兴未艾。

  自1970年代以来,福音派中有些人士受现代神学与圣经批判学的影响颇深,逐渐在基要信仰上采开放的立场。他们主张圣经在科学与历史方面会有错误,虽然在信仰与神学上是大体无误的;认为主耶稣是人得救的主要道路,但未必是唯一的道路。此种从宽解释福音的立场被称作“新福音主义Neo-Evangelicalism”,这些人士被称为“开放福音派 Open Evangelicals”。

普世教会合一运动

  自1910年在英国爱丁堡召开的“国际宣教士会议 International Missionary Conference”之后,基督教各宗各派积极寻求联合。1948年正式成立“普世教协 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其教义根基非常宽广自由,对直接传福音的委身薄弱,支持第三世界左派运动武力革命。所以,保守的福音派教会不愿加入“普世教协”此以基督之名从事政治与社会运动的团体。福音派人士于1966年在柏林召开“世界福音会议 World Congress of Evangelicalism”,1974年在瑞士洛桑召开“普世福音化国际会议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World Evangelization”发表“洛桑宣言”,强调在基要真理上寻求合一,在普世宣教上同心协力。

东正教与天主教的发展

  东正教会的发展,在十九与二十世纪进入新的阶段,由于土耳其奥图曼帝国的瓦解,希腊、赛尔比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地国家教会兴起。虽然在二十世纪先后经历回教徒与共产党的统治,教会仍延续发展呈现生机。俄罗斯以及苏联各地的东正教会更是遭受共产政府极大的压迫,但是因其崇拜礼仪与教理问答的薪火相传,仍持续至今,作有力的见证。自1961年以来,东正教会就加入“普世教协”,与基督教主流宗派及天主教保持密切联系,他们反对政治参与,其影响主要是在神学研究与崇拜礼仪。

  天主教在二十世纪前半,仍采“坚持传统,反抗现代”立场。自1958年若望二十三世 John XXIII 当选教皇之后,情势有了改变。他看见教会应向现代世界打开大门,回应现代人的真正需要。因此他于1962年召开“梵蒂冈二次会议 Second Vatican Council”,1963年他去世,保禄六世 Paul VI 继任教皇主持后续的会议。总的来说,此次会议 (1962-65) 始终仍固守天主教的传统教义,只是在作法上现代化,例如:弥撒准用各地的方言,崇拜仪式可配合当地文化,给予较多的良心自由。此后,天主教开始与其他教派对谈,促进关系:与东正教会共同撤销1054年的互相开除教籍案;承认基督教为“分离的弟兄”;也派代表列席“普世教协”。

二十世纪宣教运动

  1934年“威克里夫圣经翻译协会 Wycliffe Bible Translators”成立。透过他们与其他宣教机构的努力,到了1980年,圣经已被翻译成一千六百多种语言,使各地人们可用母语阅读神的话,认识主耶稣得着救恩。1949年,福音已传至世界各地,除了阿富汗、沙乌地阿拉伯,与西藏三地,有组织的教会在全球各国家建立。19501960年代,福音广传至非洲许多新兴独立国家,到了1980年,非洲约有两亿基督徒。19701980年代,透过许多环球布道家,如葛理翰 Billy Graham 与包乐 Luis Palau 等,在世界各地举行大型布道会带领多人信主。特别是“学园传道会 Campus Crusade for Christ”在1978年所制作的福音电影“耶稣传”,在世界各地以多种语言播放带人信主,到1998年时已有十一亿人看过此电影。此外,中国大陆的教会在二十世纪后半,历经逼迫艰辛,但教会蒙主保守蓬勃发展,从1949年的一百万信徒,如今增长至有数以千万计的信徒。

二十一世纪的挑战

  基督教会即将进入新的世纪,值此复杂多元的“后现代”时期,肩负神圣的福音使命,仍然有许多未得之民,且有两千个族群 people group 没有母语圣经可读。

  教会在许多地区仍遭逼迫,即使在民主国家也遭遇世俗化的试探引诱。而教会内部极端异端接二连三兴起。其实,这正是两千年来教会所经的天路历程。穿过历史的长廊,我们看见光明与黑暗,得胜与失败,合一与分裂。历史显明了人的软弱失败,更见证了神的大能恩典。神的主权旨意终必完全成就,神的救赎计划终必完全实现。教会唯一的根基,乃是主耶稣基督;主要建造神的教会,阴间的权势必然溃败。神的儿女应挺身昂首,广传福音直到地极,迎接主的再来,届时受苦争战的教会必成为凯旋得荣的教会。

  阿们。主耶稣阿,我愿祢来。

作业(讨论题目):

1. ?说明十九与二十世纪“海外宣教运动”的兴起,及发展情形。

2. 何谓“圣洁运动”?“五旬节运动”?“灵恩复兴运动”?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3. ?何谓“新正统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其与正统福音信仰的区别何在?

4. ?何谓“基要主义”与“福音主义”?其与“新福音主义”的区别何在?

5. “普世教会合一运动”的发展情形如何?宣教运动在二十世纪的的进展如何?教会在二十一世纪的展望如何?

答案

第一课 初代的教会

1.  (1) “教会”是神的儿女、蒙召的子民所组成的团体,是敬拜上帝的所在,是基督的身体,是在圣灵中的团契; (2) 藉着主耶稣的死与复活,“新约教会”诞生了,从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主的见证。

2.  (1) 罗马帝国逼迫基督徒的理由,表面来说是根据谣言误会以之为邪教异端,深入来说有下列原因:对罗马国教信仰造成威胁、畏惧基督徒成为强大势力而无法掌控、基督徒的爱融化当时社会阶级制度。(2) 关于逼迫的过程细节,见本课第二段“外面的逼迫”。

3.  (1) 与基督教有关的“异端”是指:以基督教之名传讲与福音基要真理相抵触的信仰,其说法已离开圣经正统信仰者;

(2) 许多不同宗教哲学背景的人加入了教会,以自己原有的理念来解释基督教信仰,违背圣经的启示,离经叛道,就成了异端; (3) 诺斯底主义,以便尼派,幻影说,马吉安教派,孟他努教派。

4.教会以三方面的巩固措施来回应:主教监督制度,认信基要真理,确认圣经正典。

5.  (1) “使徒后教父”是指在使徒离世之后的第二代教会领袖,留下著作见证; (2) “护教士”是指第二世纪时,著书立说为基督教信仰辩护的教会领袖。

第二课 国教化时期

1.  (1) 见本课第一段“康士坦丁的改信”; (2) 正面来说,康士坦丁的信主终止了对教会的逼迫,他善待教会并召开尼西亚会议解决教义之争,维护正统信仰,使教会在安定环境中发展;负面来说,基督教会从此成为罗马帝国的新贵,后来成为国教,政治势力渗入教会,导致中世纪教会的腐化。

2.  在亚他那修与加帕多三杰的领导下,细节见本课第三段“尼西亚会议”。

3.  (1) 教会整体根据圣经,共同讨论制订信经,持守基要真理,面对时代挑战而带出积极正面回应。 (2) 325年,尼西亚,“圣子与圣父同本质”;381年,康士坦丁堡,“确认尼西亚信经,圣灵是完全的神”;431年,以弗所,“基督的位格为一”;451年,迦克敦,“基督的神人二性”。

4.  他们是“一性派”分布于不同地区,细节见本课“大公会议”段。

5.  见本课“重要教父与奥古斯丁”段中关于“奥古斯丁”的部分。

第三课 中世纪前半期

1.  (1) 双重挑战:带领蛮族信主,教育开化他们。(2) 教会以“三化”完成使命:修道主义,教皇制度,宣教运动。

2.  见本课第二段“修道主义”。

3.  见本课第三段“教皇制度”。

4.帕提克自不列颠赴爱尔兰宣教,爱尔兰向苏格兰与英格兰宣教,奥格司丁从欧洲大陆赴英格兰宣教,英伦三岛向欧洲大陆宣教,宣教运动环环相扣,前后呼应,互相支援,生生不息。

5.东西方教会的状况,除“三大运动”的发展外,要注意“第五、六、七次大公会议”,“回教势力兴起”,“封建制度崛起”及其影响;分裂的原委,见本课“东西方教会的分裂”段。

第四课 中世纪后半期

1.  克吕尼运动,熙笃修道会,方济会,道明会。

2.  (1) 教皇制自贵格利七世整顿中兴后,行情上涨;教皇运用三大法宝,凌驾君王之上,到了教皇英诺森三世时,权力达至颠峰。(2)经过“被掳到巴比伦”(1309-1377)与“大分裂”(1378-1417)后,教皇制一落千丈。

3.  见本课第三段“十字军东征”。

4.  (1) 中世纪时,从学院中发展出理性分析法,后来亚里斯多德的著作又重现西方,促成“经院哲学”的崛起;然而,学者们如邦拿文都瑞与东司哥特等,日渐明白“理性”的局限性,所以自俄坎的威廉发表其“唯名论”之后,“经院哲学”就日趋没落。 (2) 亚布拉德,阿奎纳,邦拿文都瑞,东司哥特。

5.  (1) 威克理夫,约翰胡司,撒沃那柔拉。 (2) 他们都高举圣经为最高权威,指出教皇并无最高权柄;他们都要照圣经来改革教会的腐败,其著作思想与勇气精神为后来的改教运动播下种籽。

第五课 宗教改革运动

1.  会议运动,人文主义,共同生活弟兄会。

2.  见本课第四段“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

3.  (1) 起自苏黎世的改教家慈运理,他高举圣经为唯一的权威,反对罗马教皇派的教训与作法,带动了瑞士诸邦的改教运动。 (2) 慈运理启动了瑞士的宗教改革,带领了初期的发展;加尔文承先启后在日内瓦领导改教大业,著述『基督教要义』与圣经注释,创办“日内瓦学院”训练各国改教领袖,成为欧洲各国改教的主力。

4.  见本课“荷兰与法国的宗教改革”段。

5.  (1) 长老会起源于苏格兰,是诺克斯承袭加尔文主义所建立的“长老治会”的教会;(2) 圣公会起源于英格兰,是英王亨利八世脱离罗马天主教而自立的教会。

第六课 宗教改革之后

1.“重洗派”认为“抗议宗”的宗教改革不够彻底,坚持要废除所有传统,自认为唯有他们才是真教会,自立于“抗议宗”之外。

2.  成立“耶稣会”,恢复“异端裁判所”,召开“天特会议”。

3.  见本课第三段“三十年战争”。

4.  见本课第五段“英国的清教徒运动”。

5.“敬虔运动”的施本尔与富朗开,影响了“莫拉维亚弟兄会”的亲岑多夫;“莫拉维亚弟兄会”的宣教士影响了“循道主义”的约翰卫斯理。

第七课 十八与十九世纪

1.“美洲大复兴”情形见本课第一段;美国本土的异端教派,见本课第五段“独一神教与美国本土的异端要派”。“大觉醒”的产生都是来自圣道(圣经信息)的传讲,圣灵总是藉着圣经作工,带来复兴;“异端”的产生皆是背离圣经的启示,以人的看法解释作为最高权威,邪灵总是叫人离开或架空圣经,带来异端假道。

2.见本课第二段“英国的属灵复兴”,新兴的宗派与机构有:基督教青年会,救世军,普里茅斯弟兄会等。

3.  (1) 本质是以人的自我为本,视“人的理性”为衡量万事万物的最高标准,弃绝圣经超自然的启示。 (2)导致一些学者以“高等批判学”批判圣经,背离以圣经为本的基督教信仰,在教会里带来新派神学与不信的恶心。

4.  (1) 为要回应“理性主义”的挑战,尝试以合乎现代人胃口的理性经验作为筛检,来重造基督教信仰。 (2) 士来马赫自小受“敬虔派”的薰陶,注重主观经历感觉,渐次远离客观信仰真理;受康德哲学影响之后,就发起了“自由神学”。

5.  采取全盘否定的“反现代化”的立场,直到1958年。

第八课 十九与二十世纪

1.  见本课第一段“海外宣教运动”。

2.  (1) 见本课“圣洁运动与五旬节运动”与“灵恩运动的发展”两段; (2) 三者的关系是:“圣洁运动”产生了“五旬节运动”,“灵恩复兴运动”是“五旬节运动”的第二波。

3.  (1) “新正统主义”反对“自由神学”,但也不愿回到“正统信仰”,所以被称为“‘新’正统派”;“新自由主义”认为“自由神学”已过时,不能符合二十世纪的需要,必须更新,所以被称为“‘新’自由派”。 (2) “新正统主义”强调神的超越,“新自由主义”强调人的存在;这两派都不相信圣经本身就是上帝的话,它们都以“存在主义”为理论架构,都接受“高等批判学”批判圣经。虽然它们也使用基督教词汇,但与正统福音信仰背道而驰。

4.  (1) 见本课第五段“基要主义与福音主义”。 (2) “新福音主义”是“福音派”中有些人士采取开放方式解释基要真理,不坚守“圣经完全无误”与“主耶稣是唯一的道路”立场。此妥协的“‘新’福音派”作法,与正统福音派的保守立场是南辕北辙。

5.  (1) “普世教协”是自由派的作法;“洛桑福音会议”是福音派的路线。

(2) 见本课“二十世纪宣教运动”段。 (3) 教会在二十一世纪的展望,看似黑夜已深,其实白昼将近,正如破晓时分:“黎明的光,越照越明”。因为主必快来,教会要广传福音直到地极,迎接主来。

最后更新时间: 2002 年 5 月 16 日